2018-11-06
最莫名奇妙的人物,在最不可思議的時候,出現在最不可能的地點,到底是誰在搞鬼?原來唐威廉美語板橋後埔校的學員們在惡名昭彰萬聖節裡,不!不!不! 應該是說驚奇不斷的萬聖節裡,盛裝打扮,好不熱鬧啊! 這一大群唐威廉....繼續閱讀
美語在現代國際化的發展中越來越重要,是孩子必備提前起跑的基本能力。
學者發表「教育亡國論」,其擔憂確實其來有自。台灣從廿年前教改到現今的12年國教,在人才培養上的作為可說是揠苗助長,以紙本考試為規臬。除廣設大學毀滅技職教育,現今大學評鑑重視SCI、SSCI論文,導致老師重研究不重教學;在國內關乎國際溝通力的美語教育亦未能投入足量資源與關注,並使之有良好發展的情形下,台灣陷入負成長危機,政壇若遇到選舉就持續惡鬥,實在令人憂心。
廿年前教改廣設大學,讓技職教育紛紛從技術學院升格科大,老師拚升等、論文發表,扎實的職業訓練逐漸式微,也使得大學生素質降低,許多校系更因此漸漸避免使用美語原文教科書。此一做法反映台灣大學生站上國際舞台的實力明顯落後於世界各國的情形,更是突顯了台灣自基礎教育至高等教育的進程中,美語教育養成的貧弱與不足。此外,教授只重論文卓越,教學其次;而學生以能評鑑老師教學的「武器」,致使課堂輕鬆、分數取得容易,快樂學習造就低競爭力。
教育目的是為國家儲備人才、拔擢菁英,但台灣的美語教育並未因材施教,造成「美語教育平庸化」,愈來愈沒有競爭力。要解決台灣美語教育的困境,教育者責無旁貸,應該著手進行美語教育環境的改善,促進台灣與國際接軌的實力,吸引國外名校與國內私校進行辦學合作;如此方能改變台灣的美語教育文化,造就國際化的美語教育辦學風氣。
唐威廉美語創辦人史博特先生(Mr.Shewbart),在開始從事兒童美語教育事業之初,即考量到異地教學環境不同,以適合台灣學生的美語教材進行因材施教;並引入以「聽」、「說」能力為重點指標的錄音教學法,以期使學生能從生活出發,進而能和世界各地的人自在溝通,最終達到與國際接軌的目標。
有鑒於此,唐威廉美語由一群受過專業美語教學訓練的美國、加拿大外籍教師和大學以上英文或相關科系畢業的本國籍美語教師組成的美語教育團隊領軍,引入美加式教學方法,以互動對談與帶領圖書閱讀的方式使學生學習用美語思考、用美語交談,並能讓學生的美語聽說讀寫、思考力、生活力一起獲得長足進步。
台灣的美語教育應該要向前進化,在向國際美語教育的情境與模式借鏡之餘,更應該放下以考試為主軸的功利性目的,將美語教育提升為一種生活能力與態度培養的進程,讓美語植入體內,真正成為第二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