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03
2020時全球疫情爆發,各個國家紛紛關閉國門,旅遊景點關閉、商家停止 營運……。生活在台灣雖然很幸運能正常的生活,但不免受影響讓計畫好 的出國旅行通通泡湯了。在這個地球進行休息的時候,除了網路還有其他 方法來認....繼續閱讀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孩子不能輸在起跑點上」這句話已然成為台灣教育的經典指標。甚至可以說,「不讓孩子輸」已經不足以應付現代教育的需求,還要想盡辦法「讓孩子贏」;不僅要贏,更要贏得越早越好。因此,所謂的「學前教育」已經不夠看,(狹義的教育)更要從0歲開始。
因著上述原因,所以出現了「直升機父母」(helicopter parents)這樣的新興族群,他們就像在災區執勤的直升機一樣,過度擔憂孩子的一舉一動,只好不停在他們頭上飛舞。也像是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在美語補習班、才藝班等不同的上課地點之間來回奔波、接送孩子上下課的「計程車父母」。也是每天監督孩子寫功課、不能有一題寫錯、不容許一筆畫誤差的「橡皮擦父母」的化身。簡言之,他們是一群對於如何教育出完美孩子抱持「過度介入」與「過度焦慮」態度的父母。
「直升機父母」可溯源至1960年代以後出生的孩子,他們普遍開始接受大學或義務教育,由於殘餘威權體制的原故,連帶被訓練成學歷至上的競爭動物,被要求上最好的學校、爭取頂尖的工作。長大之後,看到社會的轉變,便努力嘗試以不同於父母輩對自己的教養方式,創造出更為民主或更多自由的「教養觀」——讓孩子適性發展、提供孩子多元學習管道。
之所以說這是新興的「直升機父母」,乃因為他們口頭上說反對升學主義,但卻仍然信奉「愛就是讓孩子成功」的守則:讓孩子上好的大學、過好的生活。還是用各種量化指標,判斷孩子的成敗,仍然把學習當做軍事競賽,並且過度干預孩子的學習過程。
就拿台灣父母最在乎的美語能力來說,真正的美語實力是讓孩子能夠輕鬆瀏覽美語網頁或閱讀美語書籍、與外國人互動,說起美語就如同使用中文那樣自在。然而由於對未來世界的恐懼、對台灣教改的不信任,家長們不由自主追求成績、數字、級數,非得透過檢定證書才願意相信自己孩子的美語能力。
唐威廉美語連鎖教育事業(www.williamschool.com.tw)許副總經理Ian認為,因為全世界上至少有1/3的人都在用美語溝通、傳遞資訊,對孩子來說,美語是吸收知識、終身學習的主要工具,擁有這項世界語言已經成為一種基本技能。
美語之所以有這樣的影響力,甚至可以說是強大的市佔率,原因在於講究表達、溝通的美語,總是不停地在刺激孩子去說、去聽、去思考這題的答案為什麼是A而不是B。之所以說美語的背後蘊藏了知識的無限可能,是因為美語帶給孩子許多問號,並且要孩子靠自己去找出解答,結果往往是出人意料,並且令人驚艷的。
「你的小孩不是你的,他們是生命的子女,他們只是藉著你而來到人間,雖然他們與你同住,但他們不是你的財產。你可以給他們你的至愛,但你不可以灌輸他們你的思想,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想法。」給孩子獨立思考的空間,讓他們在成長的過程裡找尋自己發展的目標,是西方教育普遍的走向。唯有激發孩子的自我思考機制,創意才能破繭而出,如何開啟活絡思維的大門,就要從學美語開始。
較舊一篇:我的未來誰的夢 聆聽孩子的美語